如何有效预防肾性血栓的发生

  持续性蛋白尿除了会加速肾功能衰竭,还会引发多项并发症。其中这项并发症会加重肾功能的损害,甚至导致尿毒症,多数肾友却没有及时防治。今天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就来讲解下。

  蛋白的漏出会导致血浆白蛋白丢失,继发低蛋白血症等情况,蛋白质的减少、血液高度浓缩就会导致血液呈现高凝状态,继而增加了血栓的风险。

  除了蛋白尿因素,肾脏是血流丰富的器官,肾单位受损、免疫复合物蓄积也会导致肾脏血流不畅,此外,肾脏调节水钠功能失衡,引发持续性肾性高血压则会诱发肾动脉高压,无疑也增加了血栓的风险。

  肾脏血管存在血栓,会加剧肾脏细胞缺血缺氧的情况,尿毒症风险增加,此外,还会引起全身血流不畅,影响心脏、肺部等重要器官供血,甚至直接危及生命。

  出现肾性血栓,会有哪些信号?如果有大量蛋白尿的患者,突然出现肚子痛、胸痛、咳血、单侧腿部疼痛、全身性水肿、恶心等情况,就要重视起来。

  肾病综合征类肾病患者,尤其是膜性肾病常见,还有合并膜性肾病的患者,如狼疮合并膜性肾病的患者、狼疮合并抗磷脂酶抗体综合症的患者。一般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存在异常,高度怀疑为膜性肾病或相关肾病。

  如何有效预防肾性血栓的发生,降低生命危险?

  一、积极控制蛋白尿、抑制肾脏炎症

  蛋白尿的大量丢失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,是造成血栓的重要诱因。因此及时抑制肾脏内炎症反应,保护剩余肾小球,肾脏功能,及时抑制蛋白的漏出,能有效改善血液凝固状态,降低血栓风险。

  一般成人患者尿蛋白定量低于1g,血浆白蛋白在35,50g/L之间,患血栓风险非常小。但如果持续尿蛋白定量超过1g,甚至超过3.5g,血浆白蛋白低于28g/L的,血栓风险会增高,持续下降则会更高。一般低于30g/L,就必须要重视进行预防抗凝治疗。

  预防性的抗凝治疗通常用华法林、双嘧达莫抗凝,而急性的血块形成可以用肝素抗凝。同时注意血压、电解质等相关指标的稳定,对稳定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。服用抗凝药物后,血液被稀释,需要注意出血的发生。服用抗凝药物时也应该提前评估出血的对病情造成的风险。

 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提醒:患者要在发现病症后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,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,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,让自己更好的控制病情。

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
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始终秉承“一切为了病人、为了病人一切、为了一切病人”的宗旨,以“实现自我价值、造福大众健康”为己任,决心打造百姓满意、同行认可、政府放心的现代化诚信医院,为您和您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
医师团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