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微信公众号
很多慢性肾病患者也想要一个宝宝,但是又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影响到宝宝。 慢性肾病患者能不能怀孕,能否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呢?接下来,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就为大家解答。
一 慢性肾病与妊娠
我们都知道,妊娠期会对肾脏造成很大的负担。妊娠期细胞外液会增加4~6L,妊娠中期会增加50%左右,对肾脏造成的负担可想而知。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增加50%~70%,肌酐水平下降,由妊娠早期的73μmol/L下降至65μmol/L,并随着妊娠期的增长不断下降。
慢性肾病一旦合并妊娠,妊娠引起的体内循环、内分泌等变化,对肾脏产生负荷,是诱发潜在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,对于慢性肾病的患者,如果想要怀孕一定要慎重。
二 肾病患者妊娠期需注意哪些指标?
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在妊娠期,需要注意肾功能状态、高血压以及蛋白尿等指标。
1. 肾功能状态
对于能否继续妊娠,重要的指标就是肾功能,肾功能重要的评价指标是肾小球滤过率(GFR):
对于GFR<30ml/min的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,妊娠必须终止;
对于GFR在30~60ml/min的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,尽管妊娠合并疾病的可能性已明显减小,但是相较于肾功能正常的人,危险系数还是要高出2倍以上;
对于GFR>60ml/min的轻度肾损伤患者以及不愿终止妊娠的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,则必须加大产前的监测力度,以便发现问题,及时处理。
2. 高血压
妊娠期间出现首次血压升高,即收缩压≥140mmHg或舒张压≥90mmHg、蛋白尿阴性于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,即可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。
慢性肾病伴有高血压的患者,约50%以上会发生妊娠死胎。如果再合并肾功能不全,就很有可能发生先兆子痫,其发生率约为70%。其临床特征为妊娠开始血压正常,尿蛋白阴性,妊娠24周以后开始出现高血压、视力模糊、抽搐甚至昏迷。一般情况下,在产后6周内基本可恢复。
3. 蛋白尿
妊娠期由于生理期的改变,导致肾小球处于高灌注过滤状态,尿蛋白会有一些增加,但是不超过/d,如果超过就需要警惕了。
研究表明,孕妇尿蛋白小于/d时,此时不会显著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。但是随着尿蛋白数量增加,孕妇会发生低蛋白血症,此时也开始影响胎儿。胎儿的蛋白质代谢水平会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。除此之外,胎盘血流低灌注功能减退会造成胎儿窘迫,增加早产的发生率。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提醒大家: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常情况,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、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避免延误病情。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始终秉承“一切为了病人、为了病人一切、为了一切病人”的宗旨,以“实现自我价值、造福大众健康”为己任,决心打造百姓满意、同行认可、政府放心的现代化诚信医院,为您和您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。